反送中即将一周年 港府掷2000亿买不到民心

去年6.12警方于金钟发射约240枚催泪弹,揭开香港新一篇抗争运动史,五大诉求声响彻各区,换来是警暴处处。坊间力促彻查真相的独立调查委员会未见影,林郑政府已配合北京推出“港版国安法”吓唬市民。

《苹果》趁6.12反修例运动一周年,委讬香港民意研究所进行调查,多达七成市民形容林郑政府过去一年处理反修例民意的手法差,另有5成半市民对警队印象转差。林郑漠视民意,学者指调查结果显示,市民对政府的不满未有随时间变化,政府动用逾2,000亿元公款打出“派钱”等民生牌更无助挽民望,重申社会矛盾主要出于政治问题。

记者 许伟贤、梁颖妍

林郑政府若重视民意,去年6月9日百万人上街反对《逃犯条例》后,理应迅即撤回修例,何须待至万劫不复时?以独立调查委员会彻查警暴,当时或许是香港困局的出路,惟林郑仍视绝大多数民意为轻烟。《苹果》委讬香港民意研究所于6月1至4日、向逾1,000市民进行随机电话访问,了解反修例运动一周年的民意走向,结果高达69%受访者认为,特区政府过去一年处理民意的手法“差”,认为“好”的仅10%。

深入调查可见,年纪越轻越觉政府处理差劲,18至29岁的群组中,91%受访者认为处理手法“差”、好的只占1%;60岁或以上受访者中,认为“差”的则为62%,“好”的有14%、远高于年轻群组达13个百分点。学历越高亦越认为政府处理“差”,分别为大专或以上的82%、中学的65%及小学或以下程度的57%,而小学或以下程度的则有多近17%受访者认为政府处理手法“好”,较大学或以上程度受访者的5%为多。

“警暴”是反修例运动的升温的关键,镜头前不时见警员乱向示威者、传媒喷射胡椒喷雾,被捕者拘留时受暴力对待,不礼貌对待市民更成警队新常态;有关调查亦问及,对比一年前,市民对警员的印象有否改变?结果55%受访者市指对警队印象“差咗”,称“好咗”的有20%,23%受访者指“无改变”。

若以年龄划分,年轻与年长群组对警队的印象有显着差异。18至29岁群组中,高达82%指“差咗”,远高于60岁或以上群组的44%。反之指“好咗”的市民,18至29岁群组中只占7%,远低于60岁或以上群组的26%。同样地越高学历对警队印象变差者越多,大专程度有70%,小学或以下则有36%。

对于多达七成受访者形容政府处理反修例民意手法差劲,断言拒绝五大诉求,过往多次就警暴问题到政总请愿的新民主同盟前立法会议员范国威指,结果显示“主流民意已固定下来”,斥林郑只撤回“送中”条例,拒绝成立独立调查委员会,甚至拨款警队扩军,以更大力打压民意,认为政府难靠预算案、抗疫基金派钱逾2,000亿元或派口罩改变民望,“香港人心水好清”。

中大政治与行政学系副教授马岳也指,民调结果反映市民对政府的支持及反对数字稳定,如约一成人支持,与过去大半年林郑徘徊低位的民望相符,可见市民对特区政府的反对意见未有随时间淡化;虽然政府过去大半年尝试“走民生线”,包括在预算案及抗疫基金两度派钱,惟民调数字已证明“实际上对佢民望没帮助”,因为社会矛盾主要是在政治部份。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加国头条 属于信息发布平台,加国头条 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分享新闻到
微信朋友圈
扫描后点
右上角分享

0 Comments

Leave a Comment

Ad

Related Posts: